赚中国女人600亿!官媒揭穿的“防晒衣”套路太深了

曾几何时,青岛大妈穿着“脸基尼”去海边玩,一度成为全国网友的笑柄。

今天,人们再也笑不出来了。

这些年,年轻人经历了笑阿姨、懂阿姨、成阿姨、超越阿姨的循环。

小红书上有个网红叫防晒博主。她一年四季+日日夜夜都在和防晒霜作斗争。她一个人买了20、30种口罩。

与口罩相比,更能体现他们防晒决心的是防晒衣。

以前,物理防晒很简单,而且大多是户外工作者。

现在的防晒衣有的是时尚单品,有的是中东长袍,只露出一双眼睛。

穿它的人也变成了一天晒不到多少太阳的年轻白领。

在他们的带动下,以防晒衣为首的物理防晒事业蓬勃发展。

比如椒夏去年上半年营收22亿元,同比增长81.3%,净利润4.9亿元。

防晒衣的价格也水涨船高,一件薄款的防晒衣甚至能卖上千元,这是一件羽绒服的价格。

尽管官方媒体和专家一再强调无需购买高价防晒衣,但人们依然趋之若鹜。

为什么价格不合理的高价防晒衣可以害死男女?

01 高价背后的“技术与努力”:防晒衣+玻尿酸+木糖醇……

商家敢于高价出售防晒衣的前提,源于人们对防晒前所未有的重视。

曾经有人刷屏做过防晒测评。他将自己的后背分成十几个格子。格子里装满了不同品牌的防晒霜,中间用黑色胶带隔开,然后在太阳底下晒了几个小时。 来判断哪种防晒霜更有效。

结果,经过多次测试,效果最好的皮肤居然被黑胶带遮住了,而涂了防晒霜的皮肤或多或少都变色了。

人们终于醒悟:防晒再好,也不如物理防晒。

有些爱美人士甚至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自嘲是“鬼式”防晒。

同时,随着“养孩子不是抗衰老,而是防晒”的观念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防晒大军中。

据CIC数据显示,我国防晒服市场规模已从2016年的45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611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958亿元。

为了在这个新兴市场分得一杯羹,不少品牌绞尽脑汁提高防晒衣的溢价。

最常见的方式是堆技术和造币。

例如,娇霞的招股书显示,其防晒产品采用AirLoop面料和L.R.C涂层技术;据说安踏的“绝对紫”系列采用了吸湿速干和冰皮技术; VVC、OhSunny等品牌还提供静音蜂巢技术、湿润防晒技术、皮肤表面微气候……

创造出这么多专业术语,其实只是为了传递一个信息:这款防晒衣兼具防晒和干燥。当所有人都开始涌入的时候,事情必然会朝着奇怪的方向发展。

为了体现防晒服的高科技含量,品牌的战场早已不局限于“防晒”,开始发力。

一些防晒衣提升了“护肤”的功能。

某品牌推出“面膜防晒衣”系列,号称在面料中注入“762MG/kg玻尿酸”。当皮肤接触到它时,透明质酸就会释放出来,“相当于敷了一层面膜,含水量比不戴时高出36%。”

有的宣传“*降温”。

据都市快报报道,市面上有一种“木糖醇面料制成的防晒衣”。商家在广告中强调,它是由木糖醇制成的冰氧制成的。 ”。

有的推出了“驱蚊”的概念……号称其防晒衣的面料可以有效避开20多种蚊子,而且避开率高达97.06%。

护肤品+空调+走路用的蚊香,防晒衣的多元化只是个开始。

毕竟只起到防晒作用的防晒衣是没有底气涨价的。

02 *用的防晒神器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离谱的?

冻三尺不是一夜之间,天价防晒衣也不是突然出现。

物理防晒产品的主流消费人群多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等户外工作者、骑自行车上下班的白领,或者热爱户外运动的人群。

当时的市场规模似乎比较有限。一方面是受众少,另一方面是单价低,因为100元甚至几十元的防晒服就足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把蛋糕做大,成为各大品牌的当务之急。

在这个过程中,良莠不齐的商家齐齐上阵,防晒服的开发难免有离谱的成分。

1. 制造和放大用户焦虑

人民日报曾评论说,人们被外表焦虑所包围,而忽略了紫外线是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重要因素,维生素D对预防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

也给那些因紫外线而焦虑的人一个警示:“防晒虽好,但太多太多了,不要用自己的健康来为商家的营销买单。”

然而,官媒的警惕敌不过品牌铺天盖地的宣传。

紫外线焦虑继续弥漫在公众的脑海中。

“过多的紫外线进入人体,不仅会使皮肤变黑,引起老化和皱纹,严重时还会导致皮肤癌。”听了太多类似的科普,很多人都躲在防晒衣里不想再接触一缕阳光。

有的人即使在阴天和晚上也要全副武装防晒。

在品牌的宣传轰炸下,防晒衣的消费群体迅速扩大。

据《2022年防晒行业趋势报告》了解,2019年防晒霜消费人群中,22岁以下人群占比仅为16.98%,而到2021年,该人群占比将提升至45.04%。

除了消费者的低龄化,男士防晒市场也在逐渐被打开。 2019年至2021年,关注防晒产品的男性比例将从4.12%上升至5.48%。培养了消费群体之后,接下来就是引导消费了。

2.将防晒衣与“美”联系起来

如何让用户在防晒衣上多花钱?

最重要的是让用户知道什么是好的防晒衣。

因此,各大品牌着重向用户普及了一个功能指标:UPF(紫外线阻挡因子)。

理论上UPF值越大,防紫外线能力越强。

渐渐地,用户开始执着于UPF值,商家顺势拉高UPF值,防晒衣也有了更多的溢价。比如优衣库的UPF50+防晒霜,售价249元;波司登UPF100+防晒霜售价上千。

但是,如果仅靠实用功能,防晒衣还是难以激起更大的消费欲望。

因此,商家的卖点不仅仅是将防晒衣与健康挂钩,更重要的是将其与“美”挂钩。

最简单、最常见的方法是改善防晒服的外观。

比如途锐有一款“变光科技”的防晒衣,据说在阳光下会迅速变色;而娇霞,则申请了100多项专利,其中大部分是外观专利。

为了进一步差异化,一些品牌除了在外观上进行升级,还在防晒服上加入了与防晒无关的其他功能。

原本只需要做防晒衣,开始为用户操心时尚、美白、抗衰老……

比如HOII就推出了一款售价1948元的连帽防晒衣,号称采用专利技术“光能面料”,可以“降低7.01%的黑色素值,减少63.65%的皱纹数量”在皮肤上。

最终发展到上面提到的玻尿酸、木糖醇等“技术加努力”。

人们不一定会为健康买单,但很可能会为美丽买单。

03 为什么戳破的高端泡沫能越吹越大?

“防晒衣不是智商税,高价防晒衣才是。”

高价防晒衣的套路早就被专家或知情网友揭穿了。

虽然防晒服装品牌宣传UPF 值的重要性,但他们未能解释UPF 的真正含义。

以UPF50+为例,表示只有1/50的紫外线能穿透防晒衣,即紫外线阻隔率为98%; UPF40+同理,紫外线阻隔率为97.5%。即使是一把普通的雨伞,也有UPF10的防护能力,阻挡90%的紫外线。

多挡几个百分点的紫外线,不会让皮肤变白,但肯定会让钱包更瘪。

高价防晒衣和普通防晒衣不仅是UPF值,还有所用的技术和材料,其实差别不大。

业内人士表示,防晒衣并没有什么“黑科技”。其实质就是在面料上附加一些涂层或者制剂,通过折射阳光达到防晒的效果,所以不会有太多的额外成本。

追溯生产端,防晒衣的成本更低。

中高档防晒衣一般采用尼龙材质。例如,一件网上售价1059元的FILA防晒外套,含有85%的尼龙。锦纶成交价30-40元/米。用户花上千元买防晒衣,花在“防晒霜”上的可能只有几十元。

尽管如此,品牌的精准种草足以打消不少人对高价防晒衣的疑虑。

以娇侠为例,其招股书显示,仅2021年,娇侠就将与近600名KOL合作; 2022年上半年,娇侠与KOL的合作数量将升至1577个,直接翻倍。

在这些KOL中,就有李佳琦等一线主播。最频繁的时候,娇霞一个月内和李佳琦合作了3次。

随之而来的是娇霞的收入暴增。

2019-2021年,椒夏总营收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和24.07亿元,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150%。

这样的成绩自然引得同行们羡慕不已。

优衣库、李宁、安踏、胶内,甚至主营羽绒服的波司登都进入了物理防晒市场。

在他们的努力下,防晒衣已经成为一年四季必备的单品,人们越来越关注防晒衣的外观、重量以及各种功能。

为防晒以外的功能买单也慢慢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

准确击中人性弱点,编造理由让用户接受产品溢价的情况并不少见。

白芸豆、牛油果、羽衣甘蓝等,因与减肥相关联而走红网络。

近两个月被骂上热搜的胶原蛋白饮品品牌“五位女博士”,也在“美”上做文章。

其产品号称具有“延缓衰老”、“美白”、“解决皮肤松弛”等功效。但媒体发现,其并无保健食品注册,涉嫌虚假宣传。

夏天是很多人最注重颜值的季节,也是最容易收获的季节。

不妨抛开宣传,想想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就好比,防晒衣的重点是防晒,别管其他的“技术和辛苦”。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hongyi.com/6464.html

(1)
上一篇 2023年 6月 12日 下午3:01
下一篇 2023年 6月 13日 下午10:28

相关推荐

  • 报告: 41.93%的大学生单身,且不愿意脱单

    为什么那么多的大学生不想“脱单”了 康复单身已有两年,大学生李颖始终无法走入下一段爱情。她和前男友是异地恋,最初很甜,哪怕只是“买奶茶”这种小事,都会和对方共享。他们每晚都会煲电话粥,实在困到不行,才会挂断电话。热恋期没有持续太久,“时刻长了,我总感觉自己在和手机谈爱情”。慢慢地,沟通越来越少,对话也只剩下“吃了吗”“早点休息”之类的例行问好。不到半年,两人…

    2023年 4月 13日
    7460
  • AI大模型折叠:数据显示“农民工”月收入不超过5千,单价从5毛钱跌到4毛钱

    图片来历:由无界 AI生成 郑雯至今觉得记住几个月的下午,那天,她一个小时就赚了2毛钱。她毕业于湖南的一所专科学校,是一名大模型数据标示师,每天的作业并不复杂——给自己领取的原始数据(如图画、视频、文本等)添加标签。 但大模型关于数据的质量要求很高,那天当时一张图片被要求反复修正了8次才经过,整个修正进程花费了一个1小时。也就是说,她这一个小时只赚了2毛钱,…

    2023年 10月 9日
    5840
  • FF在2022年的净亏损为5.52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5.16亿美元

    电动汽车公司Faraday Future (FF,纳斯达克代码: FFIE) 今日发布财报。财报显示,FF在2022年的净亏损为5.52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为5.16亿美元。 FF当前并未营收,其2022年的研发开支为3.11亿美元,销售与市场费用为2077万美元,管理费用为1.16亿美元。 FF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净亏损为1.54亿美元,上年同期的净…

    2023年 3月 9日
    6930
  • 泥浆浪头3米高,青海两村庄被淤泥包围!

    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12月18日,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 地震位于青海和甘肃的交界地。青海海东市乐都区、平安区、民和县等地震感强烈。 其中,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发生局地“砂涌”,大量房屋被淤泥包围、冲毁,多名群众失联,青海消防救援总队连夜组织救援。 19日晚,总台记者赶到民和县中川乡,直击救援现场最新进展 三米高的泥浆倾斜而…

    2023年 12月 20日
    5250
  • 15岁女孩拒绝购买47元水果,被店家骂“小三”迎泽公安通报

    2023年8月7日20时许,我局接到大众报警称:在柳巷铜锣湾小吃街,一顾客与“生果捞”经营户产生纠纷。接警后,民警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 经查,顾客常某宇因售价等问题与“生果捞”经营者刘变某及其亲属刘旭某、刘月某等3人产生争执。常某宇父亲常某明到达现场后,对立晋级,相互咒骂,两边行为已违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法》相关规则。公安机关依法对刘月某处以拘留…

    2023年 8月 10日
    7430
  • 没有雷军的加持,小米15系列已经成为小米不能输的一场战役

    上一年,首发搭载高通骁龙8 Gen3处理器的小米14系列取得了非常亮眼的销量成果。小米手机2023年第四季度销量也因而同比暴涨38%,力压华为、荣耀、OPPO、vivo等品牌,一跃成为国产手机品牌当季榜首,小米15系列居功至伟。 本年年初,雷军宣布将全身心投入到小米轿车事务之中,之后将由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兼任小米品牌总经理,往后咱们将很难在小米手机发布会上看…

    2024年 3月 25日
    3.1K0
  • 上海一男子面试一半公司倒闭了:没上班躺赚好几万

    <p “=””>这就有点离谱了,上海一男人面试到一半公司关闭了。这感觉便是个笑话,关闭之前还在招聘人员这让人不太好理解。 上海,一位网友去面试作业,结果刚去面试,就被公司告知面试临时取消!网友耐心等待,不料晚上公司就关闭了!更离谱的是,这个关闭的公司,居然还给未签到的职工供给补偿计划!<p “…

    2023年 5月 13日
    7390
  • 世界第一台!仿人脑超级计算机“深南”即将上线:打破摩尔定律,能耗降低几个数量级

    澳大利亚和德国高校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宣布全球首台仿人脑规划超算,能执行每秒 228 万亿次突触操作,未来将为人工智能运用供给人脑规划的核算能力! 人脑作为地球上最为高效的核算设备,能够仅仅用 20w 的功率,1.3 公斤的质量,就能完结每秒 100 万亿次的运算量。 而现在人类最大的超级核算机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Front…

    2024年 1月 2日
    5930
  • 8月新能源车企:密集发车、抱紧华为、狂卷销量

    在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何小鹏又制造了一次焦虑。“未来十年主流车企仅剩七家”。 8月是半年报的披露周期,销量之外,财务状况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小米披露汽车业务业绩,每辆车亏损6万话题登上热搜;月末,面对“蔚来宣布破产”的谣言,蔚来直接宣布报警。谣言之所以找上蔚来,是因为2018年至2023年,蔚来已经亏了恐怖的729亿。 在一如既往卷销量的同时,车…

    2024年 9月 5日
    3.0K0
  • 沙尘天气频发的背后:沙尘从哪里来? 植树造林的防沙效果怎么样?

    2023年4月13日,北京遭遇沙尘天气,一名戴着口罩的妇女走在中央商务区办公楼附近的天桥上。视觉中国 图 自4月9日开始,又一轮沙尘天气侵袭中国北方,全国陆续有15个省区市受到沙尘影响,最南可波及江淮一带。这是今年以来第8次沙尘天气过程,局部地区可达到沙尘暴、强沙尘暴级别。 北京市气象台4月10日20时00分升级发布沙尘暴黄色预警信号:受上游沙尘输送影响,预…

    2023年 4月 14日
    7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