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万年前,东方的古代人类是如何适应气候变化的? 揭秘来了!

c0817de2b7e84ea5b4a06c25dadc1563

本项研究整体取样动物群相关数值散点分布图。徐哲 供图

中国北方泥河湾盆地以密集分布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而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这片土地上的东方古人类在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距今约125万年-70万年)气候变率增大的环境背景下,他们的活动区域环境有何变化?又有怎样的技术行为适应性?

针对这些尚缺乏系统研究且一直备受学界关注的议题,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裴树文研究团队联合中外同行近年来持续开展合作研究,采用哺乳动物牙釉质碳氧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首次重建了泥河湾盆地120万-110万年前古人类生存时期的生态环境历时性变化,并结合石器技术分析探讨人类行为适应性的科学问题。

68f30419fd194c9c9a3da2487c1c547e

泥河湾盆地120万-110万年前生态位变化趋势。徐哲 供图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百万年前泥河湾盆地相关区域环境经历着季节性变化,整体环境呈现多变的特征。古人类则以灵活的技术策略,来应对多变环境的挑战。

这项古人类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的重要研究成果论文,由裴树文团队和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胡耀武教授、西班牙高级科学研究委员会历史研究所托瑞(Ignacio de la Torre)教授、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邓成龙研究员共同完成,近日在国际地学类专业期刊《第四纪科学评论》(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在线发表。

403f1b94c16e499f894c74471dd3a05d

泥河湾盆地120万-110万年前生态位重建。徐哲 供图

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博士生徐哲介绍说,泥河湾盆地位于汾渭裂谷构造单元东北端、黄土高原东北部、蒙古高原向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同时也是东亚冬夏季风变幅最大的区域,具有研究人类演化与环境关系得天独厚的古人类和自然资源。长期以来,有关古人类应对气候与环境变化所做出的适应策略研究,一直缺少来自遗址古人类活动的直接证据。本项研究聚焦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飞梁、东谷坨三处百万年前古人类活动遗址和山神庙咀化石地点,古地磁研究表明上述遗址的时间为距今约120万-110万年,处于中更新世气候转型(MPT)初期前后。以往发掘和研究表明,上述考古遗址出土丰富的石制品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具备研究人类适应行为及环境驱动机制的理想条件。

这次合作研究选取上述四处早更新世遗址的哺乳动物牙釉质,采取稳定同位素分析,重建MPT初期前后,泥河湾盆地区域环境的历时性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尝试探索MPT初期东北亚中高纬半干旱地区人类行为适应与生态变化之间的联系。牙釉质整体取样结果表明,泥河湾盆地的区域生态景观发生了较大变化,从120万年之前以较密闭和湿润的纯C3植被为主的景观,转变为距今120万-110万年期间以开放和干燥的C3/C4混合植被为主的生态景观类型。牙釉质序列取样结果表明,相关区域环境经历着季节性变化,整体环境呈现多变的特征。

论文通讯作者裴树文研究员认为,古人类活动的古环境和古生态重建,是理解人类演化和行为适应的重要基础。依据以往研究成果,泥河湾盆地麻地沟、飞梁和东谷坨等百万年前遗址利用者在原料开发、剥片策略、工具种类和制作,以及动物资源利用等诸多方面呈现出多变的技术特点,具有灵活的适应策略。这种灵活的技术策略,可能是古人类对于多变环境及多元植被景观的积极适应,而多样化的气候变化可能是古人类技术策略灵活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并帮助古人类调整自身的行为特点,来应对多变环境的挑战。

bc498cc673b9470e8edbaea78c8bcd27

东亚人类行为适应的地质年代与古生态背景。徐哲 供图

裴树文表示,本项研究以稳定同位素科技分析手段为出发点,系统揭示古人类在百万年前针对泥河湾盆地的气候与环境背景,而采取的积极应对方略,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点。同时,该研究也是首次将动物牙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系统运用于探索泥河湾盆地早更新世人类技术策略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近年来泥河湾盆地人类活动与环境关系研究的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对于探讨古人类在东亚高纬度半干旱地区的适应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可望加深对百万年人类演化史的多元驱动机制的理解与阐释。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hongyi.com/567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5日 下午4:21
下一篇 2023年 4月 25日 下午5:04

相关推荐

  • “五一”小长假火爆,火车票热门线路部分方向已售罄

    “五一”假日临近,很多人已经在规划假日出游计划。4月15日起,旅客就可以购买五一假日首日,也便是4月29日的火车票。哪些出行线路比较抢手?   15日下午4时,记者在12306App上查询发现,4月29日当天,由北京前往西安、长沙、沈阳等地的列车,只剩下少量余票,部分方向的高铁、动车票已经售罄。   北京西站售票车间副主任 尹世斌:现在售票状况来看,4月29…

    2023年 4月 17日
    470
  • 《癸卯寄福》为主题的生肖邮票一下子引爆了互联网

    懂行的兔子,萌系动物中的人气大TOP,在互联网受欢迎程度仅次于猫咪与狗子。 一提起兔子,我们往往联想起“可爱”、“软萌”、“白白软软”这样的关键词。 看着吸兔视频疯狂上头的时候,往往头脑里还会回荡着“兔兔辣么可爱肿么可以吃兔兔”的声音。 而今年中国邮政发型的《癸卯年》特种邮票中,一只蓝皮红眼兔可谓打破了人们对兔叽的刻板印象。 红彤彤的眼睛,蓝幽幽的皮毛,右手…

    2023年 1月 3日
    1410
  • 新冠消失了吗?家里囤的防疫用药先别急着扔掉

    新冠消失了吗?家里囤的防疫用药先别急着扔掉!感冒、流感用得上! 古话说:“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近来,不少网友表示,家里囤的连花清瘟都蒙灰了。专家也说:“新冠进入低流行水平状态,有点传不动了。”那么,这些药就该放到过期吗? 当然不是!连花清瘟可不只是新冠用药,还是感冒、流感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中医认为,感冒、流感是体内蕴火的基础上感染外邪引发的。…

    2023年 2月 22日
    1120
  • 喜欢无糖饮料的人们在那之后生活怎么样了?

    在全民健康的时代,减少传统糖的摄入是大势所趋,但是低热量的甜味剂真的能取代传统糖吗?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从一些层面来讲,甜味剂也正处于研究阶段,并不是完全无害。 偶尔压力大的时候,一杯“无糖”饮料下肚会让人神清气爽…… 但我们也要要牢记,凡事适度为好。 “零糖”并不能与“健康”划等号。如果不加节制地食用,仍可能会对健康造成深远的影响。

    2023年 4月 9日
    410
  • 成都一民宿推出“36元睡客厅躺椅”服务:已订满

    据4月28日消息,五一假期即将来临,今年准备出游的人数空前,以至于公交车票售罄,景区门票紧俏,更何况离谱的是酒店的床位也卖光了。不得已,一些商家动脑筋想出了其他办法。 据新浪新闻报道,近日有网友发现,成都某民宿在五一期间推出了“客厅躺椅”房型。原价80元,优惠价36元。该房型已满房。 类似情况不只是一个例子。从网上预订软件可以看到,热门旅游城市的不少民宿都推…

    2023年 4月 28日
    550
  • 大妈战术性剁排骨瞬间从1斤剁成2斤,网友:太奸诈,应严惩!

    5月20日,湖南邵阳。菜市场大妈卖排骨,白衣大哥为了方便,于是让大妈帮他把排骨剁了,全程他眼睛一向盯着大妈,可是就算这样,大妈仍然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将一斤的排骨剁成了两斤。   报道截图(来源:水母网) 旁边有网友拍下全过程:原来大妈在剁排骨时,厚厚的砧板后面,还藏有一小堆现已剁好了的排骨,她将顾客购买的排骨剁好后,暗中顺手将其推到了一同混入,然后称重出售。…

    2023年 5月 22日
    240
  • 补牙后一般可以维持几年? 用什么材料好呢?

    牙齿龋坏后,许多小伙伴会挑选及时补牙,但对于补牙资料容不简单掉,运用寿命是多久还心存疑问。有的小伙伴补牙几年,补牙资料没掉,但有的小伙伴补牙1个月,补牙资料就掉落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这其中有哪些要素影响呢?本文给你逐个介绍。 补牙后能维持多久首要跟以下几个要素相关:补牙的位置、医师技能、运用资料、日常保护。 1、补牙的位置 牙齿的情况假如牙齿损坏程度…

    2023年 4月 11日
    700
  • 房东住院租客步行20公里探望,“仅有13元,买瓜11元”,房东:父母残疾,哥哥智障,月租仅100元

    5月24日,据都市时报援引“搜狐千里眼”报道,近来,陕西西安的詹先生因患病住院,租客走20公里提生果探望,还用身上仅剩的13元买了甜瓜,引发重视。 视频中,房东说,“看看我这房客,我这个穷店员,给我买了两个梨瓜,下班来看我了。” 詹先生称,最近住院了,租户过来看他。自己很了解,租户的生活条件和家庭条件。“他是饥一顿饱一顿,吃了今日没有明天的那种人。” 詹先生…

    4天前
    230
  • 大量鱼类搁浅在河南一地岸边,有网友称化工厂偷排污水造成

    5月5日上午,网传河南开封杞县惠济河马头桥邻近,有大量鱼停滞岸边。网传视频显现,沿河岸边,有大量鱼停滞,鳞次栉比。拍照者在视频中说:“这是啥情况。” 视频拍照者称,事发地为“杞县惠济河马头桥”邻近。 在该视频评论区,有网友质疑,“这里的鱼不能吃,化工厂偷着放污水,我们可以看过一段时间就得排一次,每一次都得死鱼,再看看淤泥河为什么没事”;“这绝对是水被污染了!…

    2023年 5月 6日
    610
  • 最新研究:人类的道德判断可能受到ChatGPT的影响

    《科学报告》发表的研究表明,人类对道德困境的反应可能受到人工智能对话机器人ChatGPT撰写的描述的影响。 该研究表明,用户可能低估了自己的道德判断受ChatGPT影响的程度。 德国英戈尔施塔特应用科学大学的科学家多次让ChatGPT (由人工智能语言处理模型“生成性训练前转换器”-3驱动)回答以牺牲一条生命换取其他五条生命是否正确的问题。 他们注意到了, …

    2023年 4月 7日
    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