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这种寄生虫可以“窃取”宿主基因来操纵宿主

在韩国大热的电影《铁线虫入侵》里,铁线虫可通过在人体内寄生繁殖而操控人类认识并致人逝世,片中的人类在被铁线虫感染后纷纷跳入水中自杀。这一设定借鉴了实际中的生物现象:寄生于陆生昆虫螳螂体内的铁线虫为了到河里或池塘里产卵,会操纵宿主投水自杀。

实际世界的铁线虫究竟是如何完成这一生物“木偶戏”的呢?

10月19日,日本理化学研讨所(RIKEN)宣布的一项新研讨发现,铁线虫使用“水平基因搬运”——有效地盗取了宿主昆虫的基因——来操控宿主。这项研讨宣布在美国《细胞》出版集团子刊《今世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

新研究:这种寄生虫可以“窃取”宿主基因来操纵宿主

▲铁线虫和螳螂

为了找到答案,由遗传学博士后研讨员塔皮·米什纳领导的一个团队剖析了铁线虫在感染螳螂之前、期间和之后的全身基因表达。研讨表明,当铁线虫操纵螳螂时,铁线虫的4500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改动,其中有超越3100个表达水平上升,1500个表达水平下降。

而螳螂的基因表达保持不变——这表明铁线虫正在利用这些基因制作自己的蛋白质。当科学家们发现铁线虫在操纵进程中产生了自己的蛋白质后,就开端区分这些蛋白质的来源,并偶然发现了一个“大惊喜”。

“令人震惊的是,这些许多能在操纵宿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铁线虫基因,与螳螂基因十分相似。”首要作者塔皮·米什纳表明,进一步剖析发现,这些起作用的基因中,有超越1400个基因与宿主的基因高度相似。

而作为对照组的、没有寄生螳螂的铁线虫身上,这1400多个基因“彻底缺失”。

塔皮·米什纳说,这表明这些基因通过水平基因搬运(即不通过繁殖而在不同物种之间搬运)的方法,从宿主的基因组搬运到了寄生虫的基因组中。“一开端,我无法相信并从头检查是否有错误。我真的很惊讶,搬运的基因数达到了这个数字。”

“成果令人惊叹。”巴黎大学萨克莱分校的进化生物学家克莱门特·吉尔伯特说,假如后续重复研讨证明,铁线虫确实捕获了螳螂的基因,那么,“这是迄今为止,在两种动物之间水平搬运基因数量最多的一次。”

研讨估测,通过从螳螂那里盗取的“拟态基因”,铁线虫得以产生相似螳螂神经系统蛋白的蛋白。这些蛋白或许可以模拟和仿效螳螂本身神经系统中的某些信号传导蛋白。

铁线虫利用这些基因来操控宿主的行为,本质上是“绑架”宿主的神经系统,从而操纵和改动宿主的行为模式,例如驱使其跳入水中,以满足铁线虫自己的生殖需求。

“这些成果很风趣。”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讨“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的博士后杰夫·多尔蒂以为,操控宿主行为的完好机制或许还不止如此。这项研讨是对整个复杂现象的开始探索,操控机制的细节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才能得到更明确、完好的答案。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bbhongyi.com/853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10月 10日 下午3:46
下一篇 2023年 10月 26日 上午11:40

相关推荐

  • 紧张得走不动了,海关截获肚子上绑306芯片的CPU老哥!

    近日,拱北海关所属青茂海关抄获一起旅客绑藏中央处理器(CPU)进境案。 6月29日16时许, 一名身穿黑色短袖的旅客从青茂口岸旅检现场“无申报通道”进境,现场关员发现该旅客走路姿态反常,遂对其进行拦截。 经进一步查看,关员在该名旅客两腿部及腰背部发现用塑料膜及胶带缠绕捆绑的中央处理器,合计306块。目前该案已移交海关缉私部分进一步处理。 相片显现,私运者穿着…

    2023年 7月 11日
    1.5K0
  • 有人捧着几十万跨省存款,50万多能赚6000元

    打完客户经理的微信电话, 在确认存款利率下调之后, 杭州85后王女士眼神有点茫然。 “什么都在提价,利息越来越低, 接下去怎么办呢?”王女士叹气道。 近日,看到三家银行 下调存款利率的新闻后, 王女士还是忍不住 在歇息天也打了客户司理电话。 钱袋子我们都关怀,王女士更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年轻人想出了跨城去存款,享用更高利率的做法。不远一早坐个高铁,只为50万…

    2023年 5月 10日
    1.3K0
  • 华为智能手表也有“绿水鬼”,将于10月22日正式亮相原生鸿蒙之夜!

    最近,华为在海外发布会上发布的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探索绿野传奇,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这款产品不仅延续了华为在高端设计和技术上的创新,还凭借独特的绿白双色表圈和专业的高尔夫功能,成功吸引了高端群体的关注,并被称为智能手表圈的“绿水鬼”。 10月18日,华为WATCH Ultimate非凡探索绿野传奇开启了国内预热,从预热海报可以看出,这款产品…

    2024年 10月 18日
    9.4K0
  • 这些事别对新生儿做,即使是长辈也要制止

    关于新手妈妈来说,新生儿的来临让自己也面临新的应战,那就是怎么更好助宝宝赶快成长。婴儿的皮肤仍是非常稚嫩,怎么你护理的时分稍微有点不太注意,就可能会伤害到宝宝。关于婴儿来说,下面这三件工作仍是不要做了,即使是老一辈强烈要求也要记住阻挠。不然很容易造成孩子的受伤,到时分遭受痛苦的就是宝宝了。 第一件工作:强行给婴儿挤乳头,女宝更是要挤。 经常性会收到一些宝妈的…

    2024年 4月 7日
    9.1K0
  • 内蒙古沙尘暴实拍:犹如巨型“沙墙”

    针对内蒙古二连浩特市赛乌素机场8日16点43分出现的强沙尘暴事情,可以说这是一场稀有的自然灾害。据了解,其时瞬间风速高达27米/秒,能见度只要150米,现场滚滚黄沙构成巨型“沙墙”,给当地居民和机场运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影响。 沙尘暴作为自然灾害之一,其危害不容小觑。除了严峻的交通阻塞和能见度下降,还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如呼吸系统疾病等。 因而,…

    2023年 5月 18日
    1.4K0
  • 汽车也靠不住,台积电们怎么“过冬”?

    过去一周,全球芯片职业在产能问题上,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首先表态的是三星电子,这家公司上周五表明将减少存储芯片的产能,以缓解市面上的供过于求问题。而就在本年2月,三星掌门人李在镕还清晰要求半导体部门不得“人为减少产能”。 紧接着,台积电也宣告将放缓产能扩张。4月12日,据Digitimes报导,台积电将全面放缓包括高雄、南科、中科与竹科等产线的建设及…

    2023年 4月 14日
    1.3K0
  • 不小心又是一伤痕……瘢痕体质还有救吗?

    瘢痕是皮肤在遭到外伤,或通过手术后的一种自我批改的正常反应。 但假设增生过度,就会产生各种并发症,诸如外形的损坏及功用活动妨碍等,给患者带来肉体与精力的两层伤害。烧伤、烫坏、严峻外伤后遗留的瘢痕尤其需求及时处理。 图片来历:bigstock 下面,整形外科陈保国医师将结合临床研讨,专业 回答瘢痕治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为什么要在前期防范瘢痕? 瘢痕是人体皮肤…

    2023年 4月 26日
    1.3K0
  • 这2种水果别放冰箱!不能保持新鲜,可能会腐烂得更快!

    夏天是吃生果的季节。 买回家的生果放进冰箱,接下来孩子就能享用各种冰凉爽口的冰镇西瓜、冰镇桃子、冰镇芒果…… 生果放进冰箱,的确有助于保鲜和提升口感,但必须要提醒咱们—— 有两种生果不合适放冰箱冷藏贮存,不然还没来得及给孩子吃,就可能放坏了。 不宜放冰箱的生果一: 「易产生寒害」的生果, 放冰箱会加快蜕变 被冻坏的芒果 家庭冰箱的冷藏室温度,一般都在 0~4…

    2024年 8月 1日
    8.8K0
  • 还可以这样! “定位+Wi-Fi”博主找回丢失手机

    小伙伴们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 假如自己手机丢掉了能否找回来? 当然了,现在拾金不昧的人不少,假如手机丢了,刚好被好心人拾得,拨打一通电话就能找回来。 果子就曾和父母漫步时捡到手机,经过电话联络上机主,等在原地把手机交给了他。 但也总之有一些人,捡到之后就想占为己有,乃至手机丢掉便是小偷偷走的,那这还能找回来吗? 此时或许就得运用手机上的“查找设备”功用了,不…

    2023年 10月 10日
    8.5K0
  • 张文宏:“二羊”幅度小、症状轻,病毒感染仍有长尾效应

    近期,有人第二次感染新冠病毒,有人是第一次感染,被网友称为“查漏补缺”。 对此,5月18日,国家传染病中心(上海)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天新冠疫情已经进入正常波动和流行病的状态。 “二阳”现象出现,但这次幅度较小,症状较轻,尤其是已经感染者,发热时间较短,取药方便。 “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应对的有效性将远好于第一波。”张文…

    2023年 5月 18日
    1.3K0